----------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Yuk Hui huiyuk@gmail.com Date: 2006-6-2 下午6:23 Subject: 巴士大叔 vs 麥克盧漢 To: Hui Yuk huiyuk@gmail.com
巴士大叔網上狂潮 《亞洲週刊》二十期二十三卷 新思維 許煜
五月份的香港,鬧得風風雨雨的不僅是曾蔭權和陳方安生的特首之爭,還有一條在網上的偷拍短片。短片裡,一名似是年過四十的大叔因為講手提電話時聲浪過大,後座一名年輕人(其實是做地產仲介生意的小老板)拍了拍他的肩膀,於是在巴士上進行了一場長達六分鐘的罵戰,期間大叔的粗話連珠炮發,聲稱自己壓力大,不應該被騷擾,而且幾次神經質地要求握手和解,卻又忍受不了少年的呢喃,再次發難。短片裡的罵詞引人爆笑,流傳最廣的對白是「你有壓力,我有壓力」、「未解決」。
偷拍這條短片的青年將該片放上著名網站Youtube.com, 在短短的幾個星期內,瀏覽率逾五百萬次,而且出現許多改編版本,例如卡拉OK版、嘻哈版等等。香港傳媒也不斷猜度拍攝者、大叔和學生的身份,而且通過各種方法引誘及迫使涉事人物現身。香港社會一時之間對這段撲朔迷離的短片也有許多解讀,一個是有感巴士大叔道出了都市人壓力大的心聲,另一個是香港原來也是個頗具創意的城市,還有一個帶點福柯式的恐懼,即我們每一個動作在不知不覺之間已被監視。
但香港傳媒忽略了,在美國也有一條短片成為焦點,那就是名嘴史提芬.苛伯(Stephen Colbert)在四月二十九日的美國白宮新聞記者聚餐會上,用了二十分鐘挖苦喬治.布殊在伊拉克的血腥政策。這條短片被放上Youtube.com, 四十八小時內,錄得二百七十萬瀏覽率。後來擁有這條短片的公司c-span要求取下,並放到蘋果的itunes收費下載,截止五月二十二日,依然是首位。
兩條性質不同的短片在網民世界的回響,說明多媒體文化已經開始成熟,悄悄蓋過了以文字為主的博客,成為了網民追捧的表達媒介。
這種文化的走向,也進一步摧毀了六、七十年代紅極一時的加拿大媒介研究學者麥克盧漢(Marshall McLuhan)提出的熱冷媒介的相對理論。麥克盧漢指出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的資訊密度,資訊越少的媒介便越冷,相對地觀眾的參與會更多。麥克盧漢的理論長期以來引起很多爭議,近年來他的學生、著名社會學者Paul Levinson重新詮釋麥克盧漢在互聯網時代的意義,並將互聯網定義為冷媒介。
其實,互聯網上,文字、圖像、影音的雜交,已經模糊了媒體的分界線,在麥克盧漢的年代,他對於媒體的認知還只是局限於單向性的溝通,例如人和電視作為看和被看的關系。以上述兩條短片為例,在Youtube裡,每條影片都可以提供討論,同時許多論壇、博客已經把兩者的討論滲透到每個角落,而且每個網民都可以用自己的意志自由地修改短片,在google打「巴士大叔」,有四萬多搜尋結果。吊詭的是,互聯網打破了原有的許多學說和假設,很容易產生一種不實在的科技浪漫主義,使我們無法面對自己所處的社會現實。
麥克盧漢也說過,工具是身體的延續,正如錘子是手的延伸,輪子是腳的延伸,電影是眼睛的延伸,同樣網上的視像是眼睛的無限延伸。在Youtube還有另一條片在美國廣為討論,是關於一名叫Norna的二十四歲女子的生活片段,內容十分普通,例如Norna趕巴士、塗牛油、做三明治……但網友將片子制作成「我在看Norna」的不同版本,例如鏡頭裡使用者甲在看短片,短片裡使用者乙也在看短片,鏡頭一直延伸,如剝洋蔥,直到最後出現了Norna。
巴士大叔和Norna的例子很相似,無論取材還是演繹都頗具創意,然而應該說這是創意還是網民的空虛卻有待斟酌。我們可以問自己,為甚麼這些內容空洞的片段竟然能引起這麼大的回響呢﹖如果那些remix的版本是創意,然而觀眾享受的是些甚麼呢﹖是不是裡面的粗話、巴士大叔的神經質、以及偷窺的快感﹖普羅大眾對互聯網的感激,主要是使我們的眼睛能延伸到人家的鼻毛、汗毛、陰毛裡去嗎﹖
麥克盧漢最著名的學說是《媒介即是訊息》,指媒介對社會的影響,除了它所呈現的內容之外,還有其他我們不容易覺察,但影響更大的東西,例如生活模式、思想意識等。他曾經說過「假如我們理解新媒介所造成的革命性的改變,我們就可以做出預測並控制它們」。然而二十六年過去了,麥克盧漢的睿智始終敵不過巴士大叔的一句「未解決」。■
yhui2005@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