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维基百科参与者的第一次聚会于2004年7月25日晚7:00在北京大学理科一号楼1364房间举行。这次聚会是一个非正式的、随意的小型聚会。在聚会的2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大家讨论了被封与解封、人气的下降、中文版好文章、好文章统计特性、媒体报道、台湾参与者、文章之间的距离、繁简体问题、商业化、在中国大陆成立一个合法的民间组织等话题。虽然这次聚会的时间很短,许多话题都没有深入讨论,但大家联络了感情,许多人也彼此见面认识,相信这次聚会会对维基百科的建设有促进的作用。我因为头几天有事忙,没能及时把消息发出来,请大家谅解。
缘起
在香港专门研究维基百科的学者Fuzheado要来北京,他在给Mountain的信中提到希望和北京的维基人见见面。Mountain觉得这是一个聚会的好机会,便决定举办一个“维基百科北京地区网友见面会”。
准备
Mountain联系了许多维基人,但只有少数表示愿意参加这个聚会,最后给Mountain确认愿意参加聚会的有9个维基人,1位记者和1位数字图书馆方向上的研究者。经过讨论,最后商定在2004年7月25日晚7:00在北京大学理科一号楼1364房间进行聚会。Mountain为这次聚会安排了房间,准备了水和小点心。
聚会
参与者
虽然表示愿意参与的人有11人,但参加聚会前临时改变计划的有好几个,实际的参与者有10人,他们是:
Fuzheado:在香港研究Participatory journalism和Wikipedia的学者。
Fuzheado的夫人:在新闻界工作。
Easy Librarian (http://www.csdl.ac.cn/ezlibrarian/)的作者Mao:数字图书馆方向上的研究者,中国大陆知名的Blogger。
小李:数字图书馆方向上的研究者。
Shizhao:石油化工方面的科研人员。
金色葡萄:学习医学的学生。
金色葡萄的女友。
Sunzx:学习力学的学生。
Educhn:一个教育类网站的站长。
Mountain:学习数学的学生。
从聚会的参与者的职业可以看出:维基人中以学生的比例为最高;维基人以外,对维基百科感兴趣的人还包括新闻传媒领域的从业者、研究者和数字图书馆领域的研究者。
聚会过程
这次聚会只是一个非正式的、很随意的小型聚会,不是一次正式的会议。在聚会人员简短的自我介绍之后,大家就进入了自由讨论,自由讨论大概进行了2个小时,然后这个聚会就结束。
大家自由讨论的议题包括了如下一些内容:被封与解封、人气的下降、中文版好文章、好文章统计特性、媒体报道、台湾参与者、文章之间的距离、繁简体问题、商业化、在中国大陆成立一个合法的民间组织。
被封与解封
Mountain和Shizhao讲述了他们申请解封的经过。
从6月4日上午10点多钟起,中文维基百科在北京便无法访问了,随后的几天中国大陆的其他地区也陆续无法访问中文维基百科,接着更为严重,所有维基媒体的Wiki计划都无法被中国大陆的用户访问了。被封后的一个星期,Shizhao和Mountain各自联系了他们的网络服务提供商,从那里得到消息证实了维基百科确实被封。Shizhao所在的中国科技网愿意给我们提交一份解封的申请,于是Shizhao和Mountain起草了一份申请,并于6月15日递交上去。申请递交后的第三天,中国大陆各地的用户反映已经可以重新访问维基媒体的Wiki计划了,但北京还是不可以访问中文维基百科。6月21日维基百科全面解封了,包括中文维基百科在内的所有维基计划都可以自由访问了。
人气的下降
大家讨论了封锁给维基百科带来的影响。
维基百科的封锁使得这里的人气下降了许多:封锁前这里的每日编辑量都在600多次以上,有时甚至可以达到1000次;封锁后每日编辑量都维持在400多次,下降了许多。
在维基百科被封锁的短暂几周内,中国大陆新开设了许多基于MediaWiki软件的Wiki网站,但是这些网站在运作上和我们的中文维基百科相比还仍然有距离。目前中文维基百科还仍然是中文圈子里最大的Wiki网站。
中文版好文章
大家谈到了一些中文版写得不错的文章,例如文化大革命、九一一事件等。Fuzheado介绍了在英文版上一篇好文章的统计特性,他说根据他的研究,在英文版上一篇质量很高的文章一般平均编辑次数大概在30次左右。此外,英文版许多质量高的文章是由于参与者有许多是大学教授和博士等。而且他们对维基百科所持的态度比较严肃,写得非常认真和专业。
媒体报道
2003年10月《中国电脑教育报》对维基百科做了介绍《我也来写百科全书》,这是中文媒体第一次正式对维基百科的介绍。
2004年2、3月间大陆主流媒体开始了对维基百科的报道。2004年2月15日《新周刊》在第173期发表了记者蒋亦凡的报道《知识狂欢时代的自由百科》,这是中文媒体第一次以中文维基百科为主题的新闻报道。2月29日上海《星期日新闻晨报》第16版发表了记者刘迪关于维基百科的报道。3月16日《中国青年报》登刊了记者周欣宇关于维基百科的文章《维基百科:分享知识的新方式》。紧接着《新京报》报道记者周文翰的文章《自由知识革命从自由百科全书开始》。3月23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了维基百科:《维基百科:互动的乌托邦?》。
5月10日《新京报》报道:维基百科获得电子艺术大奖。其后,又有两家台湾主流媒体也报道了维基百科:5月16日台灣《中時晚報》第4版刊登了《維基網路百科:大家來寫百科全書》專題,是台灣主流媒體第一次以顯著版面介紹維基百科。6月台湾联合报报道了記者陳宛茜的文章《Wiki百科網書,你也可寫一筆》。
台湾参与者
由于6月份的查封事件,中国大陆的参与者减少了许多,但是同时却有许多台湾、香港等地区的繁体用户加入了。而随着这些地区的参与者的增多,一些比较敏感的条目,例如台湾问题、陈水扁、台湾等每天都有许多次的编辑,不同的理解甚至险些酿成编辑战。这也致使一些热情地参与者对这些条目采取了只要不是有太不NPOV的地方,就不闻不问的策略。
文章之间的距离
金色葡萄描述了他测量文章之间的距离的试验。因为Wiki本身提供的是超文本,所以我们可以研究从一个文章跳转到另一个文章的跳转次数。金色葡萄试了几个例子:
从米路‧吉遜(mel gibson)到中国科学院院士:米路‧吉遜>天主教>中国>中国国民党<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士(5)
从苯教到红学家:苯教>宗教<宗教哲学<哲学<叔本华<红学<红学家(6)
从汪海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汪海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3)
大家认为金色葡萄的尝试很有趣。
繁简体问题
繁简体问题一直是困扰中文维基百科的大问题,但是许多参与者对这个问题还不了解。Mountain和Shizhao简要介绍了这个问题。中文维基百科的繁简转换不同于常见的网站繁简转换,它是UTF-8编码之内的繁简转换,而大多数繁简转换工具是从GB码到Big5码的转换,这就使得大部分繁简转换工具无法使用。Mountain认为中文维基百科的繁简转换的另一个难点是,必须设计一个很好的方案可以和现在Mediawiki软件的Caching机制一致起来。
繁简转换的背景知识:Unicode基本区域中大概有近三万汉字,既包括简体汉字,也包扩繁体汉字。1986年重新公布的《简化字总表》共收简化字2235个,这2235个简化字大部分可以和繁体汉字建立起一一对映的关系,但是在Unicode基本区域中大概还有100多对繁简字之间不能建立简单的对应关系,具体请参见冯寿忠的《“非对称繁简字”对照表》 (http://www.yywzw.com/jt/feng/fengb01.htm)。想要正确转换这100多对“非对称繁简字”,涉及到一个字在句子里的确切含义,而自然语言理解仍然是人工智能里的难题,想要做到正确转换还是有难度的。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计算机难以解决的问题留给人来作,我们只需要引入新的Markup就可以,新的Markup指明了如何繁简转换。这方面具体讨论请参见:Wikipedia talk:繁简体问题。
商业化
大家提到了德文版和英文版的WikiReader的出版,Fuzheado说英文版最近也有出书的打算,所有这些也引起了中文版参与者的兴趣,大家觉得出书和杂志是维基百科商业化比较好的途径。大家还提到中文版已经有一个商业化的软件——维基中文百科全书 V2.0 (http://www.pdasky.com.cn/soft/6307.htm),一个运行在PDA上的百科全书软件。但Mountain认为目前中文版的内容还太单薄,考虑商业化还为时尚早。我们也希望拿维基百科进行商业活动的厂商可以将他们赚得的钱的一部分反哺回维基百科计划。
成立民间组织
维基媒体基金会德国分会的成立也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中文版是否有类似的打算呢?Shizhao为此专门查阅了中国大陆的相关法律,但有一些问题仍然没有搞清楚。中国大陆的法律专门规定了基金会为一类专门的民间组织,它的进入门槛很高,Wikimedia Foundation的Foundation是否就是中国大陆的法律中的“基金会”呢?我们大家谁也不清楚。一个外国的Foundation如何在大陆成立分会?大家对此也不清楚。在这些法律问题上,我们需要您的帮助。
背景知识:中国大陆的民间组织指除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外的社会中介性组织,由中国各级民政部门登记管理。在中国大陆的相关法律中民间组织分为三类: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它们分别依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基金会管理条例》来管理。
--
Posted by shizhao to 维基百科网络杂志 at 8/3/2004 07:45:41 上午